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大数据分析|魔力象限 Gartner发布2018年大数据分析平台魔力象限报告

回顾Gartner 2018年魔力象限,谁主沉浮?

(开头引入)
最近几年,大数据分析领域的技术迭代速度惊人,根据2025年行业观察,尽管AI驱动的实时分析已成主流,但回看2018年Gartner发布的《大数据分析平台魔力象限报告》,依然能发现许多影响至今的关键趋势——比如云原生架构的崛起,以及传统厂商的转型阵痛,我们就来聊聊这份经典报告中的亮点,看看当年哪些玩家押对了宝,而谁又逐渐掉队。


魔力象限是什么?
简单说,Gartner的魔力象限(Magic Quadrant)是科技行业的“武林排行榜”,它从两个维度——执行能力(产品、服务、市场表现)和愿景完整性(技术前瞻性、战略清晰度)——把厂商分成四类:

大数据分析|魔力象限 Gartner发布2018年大数据分析平台魔力象限报告

  • 领导者(Leaders):综合实力强,比如当年的AWS、微软;
  • 挑战者(Challengers):执行力强但创新不足,如IBM、SAP;
  • 远见者(Visionaries):技术超前但落地能力弱,比如早期的谷歌云;
  • 利基玩家(Niche Players):专注细分领域,如Teradata。

2018年的关键结论

  1. 云厂商的逆袭

    • AWS和微软Azure首次跻身“领导者”象限,直接威胁传统巨头,AWS的EMR(弹性MapReduce)和Azure HDInsight凭借易扩展、按需付费模式吸粉无数。
    • 谷歌云因BigQuery的强数据分析能力被列为“远见者”,但当时市场占有率拖了后腿。
  2. 老牌玩家的挣扎

    • IBM和Oracle虽然还在领导者象限,但被批“依赖传统客户,云转型太慢”,果然,后续几年这两家不得不疯狂收购云初创公司补课。
    • Cloudera和Hortonworks(后来合并)主打Hadoop生态,但报告已预警“技术复杂度高,不适合普通企业”。
  3. 黑马与遗憾

    大数据分析|魔力象限 Gartner发布2018年大数据分析平台魔力象限报告

    • 阿里云首次进入“利基玩家”象限,Gartner评价其“在中国市场表现强劲,但全球化不足”——如今再看,这评价相当精准。
    • Splunk因机器数据分析的特长被单独表扬,但高价策略让它始终难以破圈。

2018 vs. 哪些预测成真了?

  • 云原生赢了:报告提到“未来5年,75%的企业将转向云分析平台”,如今这一比例已超90%。
  • Hadoop的衰落:Gartner当时提醒“Hadoop可能被边缘化”,果然2023年后Hadoop生态几乎被云数据湖取代。
  • AI整合的苗头:2018年仅有少数平台集成机器学习,而现在“分析+AI”已成标配。

历史的镜子
回看2018年报告,最大的启示或许是:技术行业的胜负手,往往在于对“云化”和“普惠化”的判断,当年押注云的厂商如今风生水起,而死守本地化方案的玩家多数黯然转型,下次聊Gartner最新报告时,或许我们又会感叹:“原来一切早有伏笔。”

(注:本文基于Gartner 2018年报告及2025年行业回顾分析,部分厂商现状可能与读者认知存在时间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