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SaaS困境|盈利挑战 对于一个缺乏赚钱能力的SaaS来说,规模化发展可能会演变成一场灾难

SaaS困境 | 盈利挑战:赚不到钱的SaaS,规模越大死得越快?

(开头引入最新行业动态)
2025年8月,硅谷知名SaaS分析机构发布了一份扎心报告:过去18个月里,超过60%的B轮后SaaS公司面临现金流危机,其中三分之一被迫裁员或转型,更讽刺的是,这些公司大多曾以“高速增长”为荣,却在规模化后突然发现——客户越多,亏得越狠。

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老话:“没学会赚钱就扩张,等于给棺材钉钉子。”


为什么SaaS赚钱这么难?

SaaS行业有个“潜规则”:前期烧钱换增长是常态,但很多人烧着烧着就忘了——“增长≠盈利”

  • “免费陷阱”:为了抢市场,许多SaaS疯狂补贴、终身折扣,结果客户薅完羊毛就走,留不下高价值用户。
  • 服务成本黑洞:每新增一个客户,服务器、客服、定制化需求的开支就叠加一层,但收入却没同步涨。
  • 续费率扑街:行业平均续约率不到70%,如果产品没真价值,客户第二年直接拜拜。

案例:某国内协作工具曾一年用户翻3倍,但后来发现,中小客户年均付费仅200元,服务成本却要500元——做得越多,赔得越惨。

SaaS困境|盈利挑战 对于一个缺乏赚钱能力的SaaS来说,规模化发展可能会演变成一场灾难


规模化为何成了“死亡加速器”?

很多人以为:“只要用户够多,总能找到盈利模式。”但现实是:

  • 资本断供:前几年投资人还能容忍“战略性亏损”,现在直接问:“你单位经济模型(Unit Economics)算明白了吗?”
  • 团队失控:从50人到500人,管理成本指数级上升,但人效可能反而下降。
  • 市场反噬:一旦开始收缩,媒体唱衰、客户恐慌、员工离职……恶性循环瞬间爆发。

血泪教训:2024年某海外CRM巨头疯狂扩张至40国,结果因本地化成本过高,最终砍掉一半业务,市值蒸发60%。


怎么破局?先活下来,再谈梦想

① 先验证“能赚钱”,再砸规模

  • 盯住两个数:客户终身价值(LTV)> 获客成本(CAC)的3倍,以及毛利率>70%
  • 小范围跑通盈利模型,比如用高价服务测试用户真实付费意愿。

② 砍掉“伪需求”客户

  • 别贪恋用户数,优先服务愿意为效果买单的客户(比如年付费10万以上的企业)。
  • 案例:某客服SaaS砍掉免费版后,反而让付费转化率提升了2倍。

③ 死磕续费率

SaaS困境|盈利挑战 对于一个缺乏赚钱能力的SaaS来说,规模化发展可能会演变成一场灾难

  • 成立“客户成功团队”,把续约当KPI,而不是丢给销售不管。
  • 定期诊断客户使用数据,提前介入流失风险。

④ 学会“慢增长”

  • 与其烧钱投广告,不如靠口碑和案例沉淀行业深度。
  • 参考老牌SaaS公司,比如Adobe,转型订阅制后花了5年才盈利,但一旦跑通就稳如泰山。

SaaS不是流量游戏,是马拉松

“规模化”听起来性感,但没盈利能力的扩张,就像给漏水的船拼命加速——沉得更快,2025年的市场早已不信“增长神话”,能活下来的,一定是那些先学会赚钱,再谨慎踩油门的公司

(完)

数据来源:2025年8月硅谷SaaS行业报告、多家上市公司财报及非公开访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