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以太坊安全|元交易风险 浅谈新型授权钓鱼在以太坊元交易中的威胁

以太坊安全 | 元交易风险:浅谈新型授权钓鱼在以太坊元交易中的威胁

最新动态:
2025年7月,以太坊社区曝出多起针对元交易(Meta Transactions)的授权钓鱼事件,攻击者利用用户对“免Gas交易”的信任,诱导其签署恶意授权,导致数百万美元资产被盗,安全机构SlowMist指出,此类攻击手法在2025年上半年激增,已成为DeFi生态中隐蔽性最强的威胁之一。


什么是元交易?为何受欢迎?

元交易是以太坊上的一种创新机制,允许用户无需直接支付Gas费即可完成交易,第三方中继者(Relayer)代付Gas,用户只需签署交易内容,由中继者打包上链,这种模式极大降低了新手门槛,被广泛应用于DApp登录、空领取、GameFi等场景。

但便利的背后,风险也随之而来——用户签名=授权,而恶意攻击者正利用这一点“偷天换日”。


新型授权钓鱼如何运作?

传统的钓鱼攻击多通过伪造网站或私钥窃取,而元交易钓鱼则更隐蔽:

  1. 伪造“免Gas”诱惑
    攻击者搭建仿冒DApp页面,宣称“点击签名即可免费领取NFT”或“参与零成本抽奖”,诱导用户签署交易。

    以太坊安全|元交易风险 浅谈新型授权钓鱼在以太坊元交易中的威胁

  2. 恶意签名请求
    用户看到的界面可能是“授权查询余额”,实际签名的却是一笔无限代币授权(Approve)或资产转移(TransferFrom)。

  3. 中继者作恶
    攻击者作为中继者,将用户签名提交到链上,直接掏空其钱包,由于用户未直接发起交易,警惕性更低。

真实案例:
2025年5月,某知名NFT平台遭仿冒,攻击者伪造“免费铸造”活动,用户签署后自动授权转出钱包内所有ERC-20代币,损失超200 ETH。


为何这类攻击难防范?

  1. 不透明
    多数钱包仅显示“十六进制数据”,普通用户无法辨别签名实际含义。

  2. 元交易依赖信任
    用户默认中继者会诚实广播交易,但中继者可能篡改数据或选择性提交。

  3. 链上追溯成本高
    一旦授权完成,资产转移只需调用合约,受害者往往发现时为时已晚。


用户如何自我保护?

  1. 警惕“免费”陷阱
    对任何要求签名的“免Gas”活动保持怀疑,尤其是陌生DApp。

    以太坊安全|元交易风险 浅谈新型授权钓鱼在以太坊元交易中的威胁

  2. 手动检查授权

  • 使用Etherscan的Token Approvals工具定期检查授权合约。
  • 撤销不常用的高额授权(可通过Revoke.cash等工具)。
  1. 升级钱包使用习惯
  • 启用钱包的“签名解析”功能(如MetaMask的Transaction Preview)。
  • 小额测试:首次交互时先尝试极小金额交易。

开发者与社区的应对方向

  1. 钱包厂商
    优化签名提示界面,强制显示授权合约地址、权限范围(如“无限授权”需红色警告)。

  2. 标准推进
    推广EIP-712等结构化签名标准,让用户能直观理解签名内容。

  3. 安全审计
    DApp项目方需对中继者服务商进行严格审查,避免共谋风险。



元交易本是为用户体验而生,却因安全漏洞沦为钓鱼温床,在以太坊生态迈向大规模采用的路上,“便利”与“安全”的平衡将成为持续课题,链上无后悔药,每一次签名都可能价值千金。

(本文参考信息截至2025年7月,数据来源:SlowMist、Etherscan社区报告及公开安全事件分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