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上季度的销售报表生成好了吗?"总监第3次催促时,小王盯着屏幕上已经运行了20分钟的SQL查询进度条,额头渗出冷汗,这个包含上千万条交易记录的分析查询,在传统数据库上就像老牛拉车,而隔壁组用列式数据库的同事却总能在几分钟内完成类似任务——这背后到底有什么魔法?
想象你走进一家超市:
行式存储就像把所有商品按订单打包:订单1的牛奶、面包、鸡蛋放在一起,订单2的啤酒、薯片、牛排放在一起...如果你想知道"本月卖了多少牛奶",就得拆开每个订单包裹查看。
列式存储则是把所有牛奶放A货架,所有面包放B货架...查询"牛奶销量"时,直接走向A货架就能拿到全部数据。
在技术实现上:
[订单ID,商品,数量,日期]
连续存储当执行SELECT 商品,数量 FROM 订单
时:
处理WHERE 商品='牛奶' AND 数量>10
:
现代列式数据库(如ClickHouse)处理数据时:
由于同列数据相似性高:
一个典型聚合查询的执行流程:
SELECT *
(会触发全列读取)在某电商平台测试相同1亿条订单数据:
SELECT 品类,SUM(金额) GROUP BY 品类
耗时48秒列式存储的优势本质来自:
2025年最新研究显示,结合GPU加速的列式数据库在特定分析场景下,性能可达传统方案的100倍以上。
理解列式存储原理后,再看小王的困境就明朗了——他的报表查询主要涉及金额汇总和品类分组,这正是列式数据库的"主场优势",下次当你面对海量数据分析时,不妨考虑让数据"立起来"存储,或许就能体验从"等报表喝咖啡"到"实时交互分析"的跃迁。
本文由 介高谊 于2025-07-29发表在【云服务器提供商】,文中图片由(介高谊)上传,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作者观点、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若有图片侵权,请您准备原始证明材料和公证书后联系我方删除!
本文链接:https://vps.7tqx.com/wenda/471712.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