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市场|高价买入难出手:290万购入却280万无人接盘,持有者为何成为“大冤种”
【最新消息】2025年7月,某知名NFT项目“CyberApe”系列中的稀有款#8811以280万挂牌三个月仍未能成交,而持有者两年前购入价高达290万,类似案例近期频发,曾经火爆的NFT市场正经历“流动性寒冬”,高价接盘者被调侃为“数字藏品大冤种”。
“当初抢破头,现在跪着卖。”一位化名“大熊”的NFT玩家苦笑着自嘲,2023年,他花290万抢购了当时红极一时的“CyberApe”#8811,如今降价到280万却连问价的人都寥寥无几。“群里天天发‘诚心出’,最后只能当头像自娱自乐。”
这种“高价买入、低价难卖”的现象并非个例,据行业数据平台统计,2025年上半年,主流NFT平台的平均流动性不足15%,意味着超过85%的挂牌藏品无人问津,曾经动辄百万成交的“蓝筹NFT”,如今不少价格腰斩仍难脱手。
炒作退潮,接盘侠不够用了
NFT市场最火时,明星、资本入场带飞价格,但多数买家只为短期套利,随着热度消退,新资金流入骤减,早期高价接盘的玩家发现:“最后一棒”竟是自己。
实用性撑不起天价
除了少数头部项目,大部分NFT缺乏实际应用场景。“一张JPG,既不能分红也不能当门票,光靠‘社区共识’迟早崩盘。”业内人士直言。
政策收紧,大资金撤离
全球多地加强对NFT交易的监管,部分平台因合规问题关停,机构投资者纷纷转向更稳定的资产,散户成了“留守孤军”。
一些玩家开始自发组织“维权群”,要求项目方回购或赋能,但多数团队早已套现离场,推特简介甚至改成“Web3探险中”(实际在卖三明治)。
更惨的是借贷炒NFT的人,2024年,某玩家抵押房产贷款买入NFT,如今价格跌去70%,面临双重破产风险。“当初以为能财富自由,现在只想求回本。”他匿名吐槽。
尽管市场遇冷,部分人仍看好长期价值,区块链研究员李明(化名)指出:“经历泡沫后,真正有艺术价值或实用功能的NFT会存活,但99%的炒作项目终将归零。”
普通玩家的教训更直接:“别把投机当投资,否则你就是共识本身——那个被收割的‘共识’。”
NFT市场的这场“魔幻过山车”,给所有人上了一课: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而那些手握天价JPEG的玩家,或许只剩两个选择——要么当个乐观的“钻石手”,要么承认自己就是“大冤种”。
本文由 满骏喆 于2025-07-31发表在【云服务器提供商】,文中图片由(满骏喆)上传,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作者观点、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若有图片侵权,请您准备原始证明材料和公证书后联系我方删除!
本文链接:https://vps.7tqx.com/wenda/490781.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