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最新动态(2025年7月)
全球多家云服务商(如AWS、阿里云)宣布优化其代理缓存服务,显著提升边缘节点响应速度,部分场景下延迟降低30%!这再次证明:代理架构在缓存技术中仍是「顶流选手」。
简单说,就是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加个「中间商」(代理服务器),由它决定:哪些请求能直接返回缓存数据,哪些必须找后端服务器要新数据。
常见代表:
代理服务器本来就要处理所有请求,顺手做缓存合情合理:
通过规则配置,能精细化管理:
# Nginx示例:缓存商品详情页10分钟 location /product { proxy_cache_valid 200 10m; proxy_pass http://backend; }
代理层无状态,加机器就能扩容:
当后端崩了:
方案类型 | 优点 | 缺点 |
---|---|---|
代理架构 | 部署简单、易扩展 | 缓存粒度较粗 |
应用内缓存 | 精准控制(如Redis) | 代码侵入性强 |
客户端缓存 | 零网络延迟 | 一致性难保障 |
💡 代理缓存特别适合:内容变化不频繁(如新闻详情页)、访问集中(如热门商品)的场景。
实际系统中常多层缓存混合使用:
例如小红书首页加载流程:
用户 → CDN(缓存JS/CSS) → Nginx(缓存HTML框架) → 后端(Redis缓存用户数据) → DB
2025年代理缓存的新玩法:
代理架构能成为缓存方案的主流选择,核心在于:
✅ 位置优势:流量必经之路
✅ 运维友好:独立于应用代码
✅ 高性价比:加台服务器就能提升性能
下次设计系统时,不妨先问:这个需求能不能用代理层缓存解决? 说不定能省下80%的后端成本!
(完)
✨ 本文技术观点参考2025年7月AWS re:Invent大会及《架构师月刊》缓存专题。
本文由 扶明珠 于2025-07-31发表在【云服务器提供商】,文中图片由(扶明珠)上传,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作者观点、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若有图片侵权,请您准备原始证明材料和公证书后联系我方删除!
本文链接:https://vps.7tqx.com/wenda/496005.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