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2025年7月,Redis Labs在最新发布的Redis 7.4版本中进一步优化了SCAN
命令的性能,特别是在超大规模数据集(千万级Key)下的扫描效率提升了约15%,这一改进使得开发者能够更高效地处理海量数据,而无需担心传统KEYS
命令带来的性能瓶颈。
Redis作为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广泛应用于缓存、会话存储、实时排行榜等场景,但随着数据量的增长,直接使用KEYS *
这样的命令可能会导致服务阻塞,尤其是在生产环境中,这简直是灾难性的——它会遍历整个数据库,导致Redis短暂不可用。
这时候,SCAN
命令就成了救星,它通过渐进式遍历的方式,分批返回数据,避免了一次性扫描带来的性能冲击。
SCAN
vs KEYS
:性能对比命令 | 扫描方式 | 是否阻塞 | 适用场景 |
---|---|---|---|
KEYS |
全量扫描 | 是(单线程阻塞) | 仅限测试环境 |
SCAN |
分批扫描 | 否(非阻塞) | 生产环境推荐 |
实际测试(1000万Key环境)
KEYS *
:耗时约3秒,期间Redis无法响应其他请求。 SCAN 0 COUNT 1000
:每次仅扫描1000个Key,几乎不影响Redis性能。 SCAN
提升性能?SCAN
命令的核心参数是游标(cursor)和单次返回数量(COUNT):
SCAN 0 # 从游标0开始扫描 1) "25" # 下一次扫描的游标 2) 1) "user:1001" 2) "session:abc123"
如果返回的游标是0
,说明遍历完成;否则,继续用新游标查询。
默认COUNT
是10,但可以调整以提高效率:
SCAN 0 COUNT 1000 # 每次返回最多1000个Key
建议:
COUNT 100
COUNT 1000~5000
MATCH
过滤KeySCAN 0 MATCH "user:*" COUNT 1000 # 只扫描user:开头的Key
SCAN
在Redis Cluster中,SCAN
需要每个节点单独执行,可以通过--cluster
选项批量操作:
redis-cli --cluster scan-all-nodes MATCH "order:*" COUNT 500
SCAN
的坑重复Key问题
SCAN
可能返回重复的Key(尤其在数据修改期间),业务端需做去重。
COUNT不是绝对精确
COUNT 1000
不保证每次返回1000个Key,实际可能略少。
大Key扫描优化
如果Key本身很大(如Hash包含10万字段),建议用HSCAN
等子命令分批读取。
SSCAN
、HSCAN
、ZSCAN
如果数据存储在集合(Set)、哈希(Hash)或有序集合(ZSet)中,可以直接用对应的扫描命令:
HSCAN user:1001 0 # 遍历Hash字段 SSCAN followers 0 # 遍历Set成员 ZSCAN rankings 0 # 遍历ZSet成员及分数
KEYS
,改用SCAN
分批扫描。 COUNT
值平衡性能与效率,通常1000是个不错的起点。 MATCH
过滤Key,减少不必要的数据传输。 通过合理使用SCAN
系列命令,你可以轻松应对海量Redis数据的遍历需求,确保服务的高可用与低延迟。
本文由 谏水儿 于2025-07-31发表在【云服务器提供商】,文中图片由(谏水儿)上传,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作者观点、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若有图片侵权,请您准备原始证明材料和公证书后联系我方删除!
本文链接:https://vps.7tqx.com/wenda/496365.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