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人工智能:UCloud叶理灯专访——云计算将成为AI发展的"水电煤"
(2025年8月最新消息: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报告显示,全球AI算力需求在过去一年激增470%,其中78%的模型训练任务依托公有云平台完成,中国云计算市场增速达34%,UCloud等厂商在弹性GPU服务领域份额显著提升。)
"没有云计算,今天的人工智能就像缺了电的工厂。"UCloud技术副总裁叶理灯在位于上海张江的办公室里,用这样一个比喻开启了我们的对话,窗外,实时显示全球节点负载情况的巨大屏幕闪烁着蓝光,仿佛印证着他的观点。
2025年被称为"AI应用爆发元年",但鲜少人注意到背后的算力暗战。"一个大语言模型的训练成本从三年前的百万级飙升到现在的上亿元级别,"叶理灯随手调出一组数据,"但云计算的弹性调度能力让中小公司也能分一杯羹——比如通过共享闲置GPU资源,某AI绘画初创企业的成本降低了60%。"
他提到的正是UCloud最新推出的"星火计划":通过智能预测算法,将电商大促期间闲置的零售企业算力,动态分配给夜间需求的科研机构,这种"错峰用算"模式已为300多家企业节省开支。
当被问及云计算与AI的关系时,叶理灯突然站起身,在白板上画了两个交叠的圆:"早期的AI是‘带着模型找云’,现在则是‘云里长模型’。"他解释道,UCloud的UK8S超算容器服务已实现"三秒千卡"——3秒内自动调度1000块GPU卡组成虚拟超算,这正是自动驾驶公司实现实时路况模拟的关键。
"你们玩的AI换脸APP,可能就运行在我们为客户定制的‘冷热数据分层架构’上。"他笑着举例,"热数据用显存直接计算,冷数据走高速SSD通道,这种设计让推理速度提升4倍,但用户根本感知不到背后的云。"
谈到未来,叶理灯从口袋里掏出一部折叠屏手机:"这里装的云端AI助手,其实同时在调用北京、贵阳、新加坡三个节点的算力,但你觉得呢?它快得就像在本地运行。"
他预测,到2027年,"云智融合"将出现三大趋势:
采访结束时,机房传来轻微的嗡鸣声,叶理灯指着声源方向说:"听,这就是AI时代的心跳声——只不过它跳动在云端。"
(本文信息来源于2025年8月UCloud公开技术白皮书及行业分析师访谈)
本文由 闽璞 于2025-08-01发表在【云服务器提供商】,文中图片由(闽璞)上传,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作者观点、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若有图片侵权,请您准备原始证明材料和公证书后联系我方删除!
本文链接:https://vps.7tqx.com/wenda/503799.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