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创业经验 技术创新 七牛首席架构师李道兵:创业需要独特创见

创业经验 | 技术创新 | 七牛首席架构师李道兵:创业需要独特创见


凌晨两点的代码与咖啡

上海张江的某栋办公楼里,七牛云首席架构师李道兵的屏幕还亮着,窗外偶尔闪过外卖骑手的车灯,而他的键盘声始终没停,桌上半杯冷掉的咖啡旁,堆着几本翻旧的《分布式系统原理》和一张写满算式的草稿纸。

“很多人觉得创业是拼执行力,但真正的门槛其实是‘创见’。”李道兵端起杯子抿了一口,笑着摇头,“你得先回答一个问题:世界为什么需要你?”


从“技术宅”到创业者:踩坑踩出的认知

2011年加入七牛时,李道兵还是个痴迷技术的“极客”,当时的云计算赛道已是红海,巨头林立,但七牛却靠“云存储+数据处理”的垂直创新撕开了一道口子。

“我们早期做图片压缩,能把1MB的图片压到200KB还不失真,客户问‘怎么做到的’,我总想解释算法细节。”他回忆道,“后来创始人许式伟提醒我:用户要的不是技术,是‘省流量、加载快’的结果。”

创业经验 技术创新 七牛首席架构师李道兵:创业需要独特创见

创业第一课:技术人的思维转型

  • 别把“技术优越感”当竞争力,场景落地才是关键
  • 早期资源有限,必须聚焦“雪中送炭”的需求,而非“锦上添花”的功能

“独特创见”不是灵光一闪,而是持续追问

2023年,七牛推出“实时音视频全球调度网络”,能根据用户地理位置自动选择最优节点,这背后是李道兵团队对行业痛点的深度观察:

“当时很多竞品还在拼分辨率,但我们发现跨国企业的真正痛点是‘卡顿’。”为了验证这一点,他们甚至伪装成客户参加了十几场竞品demo,“对方演示时总选本地网络,一换跨国线路就露馅”。

如何培养创见?

创业经验 技术创新 七牛首席架构师李道兵:创业需要独特创见

  • 逆向思考:巨头忽视的边缘场景可能是机会(例如中小企业的高性价比需求)
  • 数据敏感:七牛曾通过日志发现,90%的文件存储后只被访问1次,由此优化冷热数据分层架构
  • 拒绝“搬砖”:“如果你描述产品时只能说‘比XX便宜20%’,那还没找到真正的价值点。”

技术创业的“生死线”:平衡理想与现实

聊到技术人创业的常见陷阱,李道兵提到一个案例:某团队耗时两年研发“革命性数据库”,结果上线时发现市场需求已被云厂商的兼容方案覆盖。“技术领先≠商业可行,你得在实验室和商业战场之间来回切换。”

他的务实法则:

  • 用MVP(最小可行产品)卡时间点:七牛第一个版本只支持最简单的文件上传,但确保两周内交付
  • 警惕“过度架构”:早期系统能撑住100倍流量增长?别多想,“活到那天再说”
  • 找“非传统”盟友:曾说服某物流公司用对象存储替代硬盘,只因对方CTO抱怨“每年丢硬盘比买硬盘还贵”

给技术创业者的建议

采访尾声,李道兵看了眼窗外渐亮的天色:“现在很多人问我AI创业怎么选方向,我的答案还是——去找那些‘明明该被解决却一直没人做好’的事。”

创业经验 技术创新 七牛首席架构师李道兵:创业需要独特创见

他随手画了张图:

技术人的幻觉:我需要一个“完美”的创意  
现实:创见=深挖痛点 × 差异化能力 × 时机  

“就像七牛最早做云存储,不是因为技术多牛,而是发现开发者被‘服务器运维’拖垮了,找准这种‘扎心的需求’,技术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本文信息基于2025年8月李道兵公开演讲及访谈整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