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凌晨,小张的电商团队正准备上线一款限量版球鞋,技术团队信心满满,却在开售瞬间遭遇了系统崩溃——同一双鞋被卖给了100个不同的用户,库存直接变成了负数,客服电话被打爆,技术团队连夜排查,最终发现问题出在并发控制上:当大量请求同时涌入时,系统无法保证"一个商品只能被一个用户购买"这一基本逻辑。
这种场景下,我们需要一种强大的机制来协调不同服务器、不同线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这就是分布式锁的用武之地,而Redis,凭借其高性能和丰富的数据结构,成为了实现分布式锁的热门选择。
在单机应用中,我们可以用Java的synchronized关键字或者ReentrantLock来解决并发问题,但在分布式系统中,情况变得复杂:
传统单机锁就像小区里每家自己装的门锁,而分布式锁则是整个小区的门禁系统——它需要让所有住户(服务器)都认可同一套准入规则。
Redis最简单的锁实现基于SETNX(SET if Not eXists)命令:
SETNX lock_key unique_value
当key不存在时设置成功返回1,否则返回0,获取锁的客户端执行操作后,通过DEL命令释放锁。
但这种实现有几个致命缺陷:
Redis 2.6.12后,SET命令支持NX和EX选项,可以原子性地实现带超时的锁:
SET lock_key unique_value NX EX 30
这条命令意思是:只有当lock_key不存在时(NX)才设置,并设置30秒过期时间(EX),value设置为客户端的唯一标识。
释放锁时需要先GET判断value是否匹配,再DEL删除,这需要Lua脚本保证原子性:
if redis.call("get",KEYS[1]) == ARGV[1] then return redis.call("del",KEYS[1]) else return 0 end
在Redis集群环境下,为了避免主从切换导致锁失效,Redis作者提出了Redlock算法:
虽然Redlock解决了单点故障问题,但也带来了性能开销和实现复杂度,需要根据业务场景权衡使用。
当业务操作时间超过锁的超时时间,可能导致其他客户端获取锁,造成多个客户端同时进入临界区。
解决方案:
客户端A获取锁后因长时间GC暂停,锁超时后被客户端B获取,当A恢复后可能会误删B的锁。
解决方案:
在主从架构中,当主节点宕机但未将锁信息同步到从节点时,可能导致锁状态不一致。
解决方案:
示例Java代码(使用Redisson客户端):
// 获取锁对象 RLock lock = redissonClient.getLock("order:pay:lock:" + orderId); try { // 尝试加锁,最多等待100ms,锁持有时间30s boolean isLocked = lock.tryLock(100, 30000, TimeUnit.MILLISECONDS); if (isLocked) { // 执行业务逻辑 processOrder(orderId);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 } finally { // 释放锁 if (lock.isHeldByCurrentThread()) { lock.unlock(); } }
方案 | 优点 | 缺点 | 适用场景 |
---|---|---|---|
Redis锁 | 性能高、实现简单 | 强一致性保证较弱 | 高并发、允许偶尔冲突 |
Zookeeper | 强一致性、可靠性高 | 性能较低、实现复杂 | 金融交易等强一致性场景 |
数据库锁 | 无需额外组件 | 性能差、容易死锁 | 低并发、已有数据库依赖 |
Redis分布式锁以其简单、高效的特性,成为了处理分布式并发问题的利器,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充分理解其原理和局限,根据业务场景选择合适的实现策略,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只有最适合当前场景的权衡选择。
当你的系统面临高并发挑战时,不妨从这几个维度思考:
技术选型就像选择锁具——银行金库需要指纹、虹膜多重认证,而你家卧室可能一把普通钥匙就够了,理解业务需求,才能选择最合适的"锁"。
本文由 赫涉 于2025-08-02发表在【云服务器提供商】,文中图片由(赫涉)上传,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作者观点、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若有图片侵权,请您准备原始证明材料和公证书后联系我方删除!
本文链接:https://vps.7tqx.com/wenda/519589.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