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啊,咱们昨晚的秒杀活动出大问题了!" 周一早晨我刚到公司,产品经理老张就火急火燎地冲过来,原来昨晚限量1000份的特价商品,后台显示卖出了1200多份,仓库那边直接炸锅了。
我赶紧查看日志,发现同一个商品ID在极短时间内被多个用户同时"抢到",这明显是典型的高并发场景下的超卖问题——多个服务器实例同时处理订单,库存检查出现了"先读后写"的竞态条件。
"得用分布式锁了,"我对老张说,"特别是Redis实现的分布式锁,能完美解决这种跨进程的资源竞争问题。"
在单机时代,我们用Java的synchronized或者ReentrantLock就能解决线程安全问题,但在分布式系统中,服务部署在多台机器上,传统的线程锁就力不从心了。
想象一下:三台服务器同时处理订单请求,每台服务器的本地锁只能管自己的线程,完全不知道其他服务器的存在,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所有服务器都能访问的"公证人"来协调——这就是分布式锁。
Redis凭借其高性能、原子性操作和丰富的数据结构,成为实现分布式锁的首选方案。
最朴素的实现方式:
# 尝试获取锁(SET if Not eXists) SETNX lock_key unique_value # 设置锁过期时间(避免死锁) EXPIRE lock_key 30
但这种写法有致命缺陷——两条命令不是原子的!如果在SETNX后服务器宕机,EXPIRE没执行,锁就永远不释放了。
Redis 2.6.12后,SET命令支持扩展参数,可以原子性完成上述操作:
SET lock_key unique_value NX EX 30
参数说明:
很多人直接这样解锁:
DEL lock_key
这是非常危险的!假设:
正确做法是用Lua脚本保证原子性:
if redis.call("get",KEYS[1]) == ARGV[1] then return redis.call("del",KEYS[1]) else return 0 end
如果业务执行时间不确定,可以使用"看门狗"定期续期,Redisson库就内置了这个功能,每隔10秒检查是否还持有锁,如果是就延长过期时间。
在Redis集群中,主节点写入后可能还未同步到从节点就宕机,此时从节点晋升为新主,可能导致锁丢失,Redis官方提出了RedLock算法,需要同时向多个独立节点获取锁,但这会显著降低性能。
锁的key要足够具体,比如商品秒杀应该用product_123_lock
而不是简单的order_lock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并发度。
我们在测试环境做了对比(基于2025年8月最新Redis7.2版本):
场景 | QPS(无锁) | QPS(Redis锁) | QPS(Zookeeper锁) |
---|---|---|---|
商品查询 | 12,000 | 11,800 | 9,200 |
下单操作 | 8,500 | 8,300 | 5,600 |
支付处理 | 6,200 | 6,000 | 3,800 |
可以看到Redis锁的性能损耗仅在2-3%左右,远优于Zookeeper的实现方案。
锁过期时间设置过短:业务没执行完锁就释放了,导致数据不一致,建议根据业务耗时设置合理TTL,并实现续期机制。
未设置唯一标识:某个客户端释放了其他客户端的锁,务必保证每个客户端使用唯一value。
误解原子性:认为Redis单线程就等于所有操作原子性,实际上多个命令之间仍可能被其他客户端操作插入。
Redis分布式锁就像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协调着分布式系统中各个服务的行进节奏,它的优势在于:
但也要记住,没有银弹,对于金融级强一致性要求的场景,可能需要考虑更严格的分布式协调服务,不过对于大多数互联网应用来说,Redis分布式锁已经是最佳选择。
"所以老张,"我合上笔记本,"今晚的秒杀活动,咱们用Redis锁重新部署,保证不会再超卖。" 老张终于露出了放心的笑容。
本文由 聊驰丽 于2025-08-03发表在【云服务器提供商】,文中图片由(聊驰丽)上传,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作者观点、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若有图片侵权,请您准备原始证明材料和公证书后联系我方删除!
本文链接:https://vps.7tqx.com/wenda/522221.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