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分布式系统 高并发环境:看一眼就能懂的“分布式锁”原理

🔥 分布式系统 | 高并发环境:看一眼就能懂的"分布式锁"原理

📰 最新消息(2025-08)
某知名电商平台因分布式锁失效导致"618大促"期间库存超卖,损失超千万!技术团队紧急修复后承认:"锁没用好,等于没锁。"这再次证明——分布式锁,真不是随便加个synchronized就能搞定的!


💡 为什么需要分布式锁?

想象一下双11秒杀场景:

  • 100万人同时抢1万件商品
  • 如果只用单机锁(比如Java的synchronized),其他服务器根本不知道你锁了
  • 结果:库存变成-99万件(老板脸都绿了🌿)

分布式锁的核心目标:让多个机器上的进程像单机一样有序操作共享资源


🧀 分布式锁的三大刚需

  1. 互斥性:同一时刻只有一个客户端能持有锁(别让大家一起改数据)
  2. 防死锁:持有锁的客户端挂了,锁必须能自动释放(别让系统卡死)
  3. 高可用:锁服务不能单点故障(别锁服务挂了整个系统瘫痪)

🛠️ 主流实现方案对比

Redis实现(最常用)

原理:用SET key value NX PX 30000命令(原子性操作)

  • NX:只有key不存在时才设置
  • PX 30000:30秒后自动过期
// 伪代码示例
boolean locked = redis.set("lock:order_123", "client1", "NX", "PX", 30000);
if (locked) {
    try {
        // 处理业务
    } finally {
        redis.del("lock:order_123"); // 释放锁
    }
}

😱 坑点

  • 如果业务执行超过30秒,锁自动释放,其他客户端可能拿到锁
  • 解决方案:启动守护线程定期续期(Redisson的"看门狗"机制)

Zookeeper实现(强一致性)

原理:创建临时有序节点

分布式系统 高并发环境:看一眼就能懂的“分布式锁”原理

  • 所有客户端抢着创建/lock/order_123_节点
  • 序号最小的获得锁,其他监听前一个节点

优势

  • 天然解决锁释放问题(客户端断开连接,临时节点自动删除)
  • 严格有序,适合需要公平锁的场景

代价:性能比Redis差,需要维护ZK集群

数据库实现(不推荐但简单)

-- 建表
CREATE TABLE distributed_lock (
    id INT PRIMARY KEY,
    resource_name VARCHAR(64) UNIQUE,
    client_id VARCHAR(64),
    expire_time DATETIME
);
-- 获取锁(利用唯一约束)
INSERT INTO distributed_lock VALUES (1, 'order_123', 'client1', NOW() + 30 SECOND);

🤕 缺点:数据库压力大,性能差,死锁检测复杂


🚨 必须避开的四大天坑

  1. 误删锁:A的锁被B删了

    解决:锁value存客户端ID,删除时校验

  2. 锁过期:业务没执行完锁就没了

    解决:自动续期 or 合理设置超时

    分布式系统 高并发环境:看一眼就能懂的“分布式锁”原理

  3. 脑裂问题:Redis主从切换导致锁失效

    解决:RedLock算法(争议大,谨慎使用)

  4. 锁重入:同一个线程多次获取锁

    解决:像Redisson那样维护锁计数器


🌟 最佳实践建议

  1. 能用单机锁就别用分布式锁(很多场景其实不需要)
  2. 永远设置超时时间(防止死锁)
  3. 释放锁要放finally块(避免异常导致锁泄漏)
  4. 考虑用现成框架(如Redisson、Curator)

🤔 思考题

如果Redis和ZK同时挂了,你的系统还能正常处理订单吗?
(提示:这引出了更复杂的"分布式共识算法"话题...)

下次我们聊聊如何用Raft协议让系统在故障时依然坚挺!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