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创新 | 低代码风口:阿里、腾讯SaaS加速器鏖战,低代码能否点燃燎原之火?
场景引入:
凌晨1点,创业公司CTO老张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团队刚接了个紧急项目——两周内给客户搭一套定制化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放在过去,这得拉上5个程序员连轴转,但现在,老张打开某云平台的“低代码开发工具”,拖拽几个模块、调试几行逻辑,天亮前居然跑通了demo。“这玩意儿,真能当‘程序员’用了?”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心里嘀咕。
这一幕正在无数中小企业上演,2025年,低代码开发已成SaaS(软件即服务)领域最火的赛道,阿里云“SaaS加速器”和腾讯“千帆计划”打得不可开交,背后是一场关于“未来谁定义企业软件”的暗战。
企业急了:数字化“等不起”
疫情后,企业数字化从“选修课”变“生存刚需”,但传统软件开发周期长、成本高,中小公司根本耗不起,低代码的卖点很直白——“像搭积木一样做软件”,业务人员也能上手,开发效率提升70%以上,某零售品牌用腾讯微搭低代码平台,3天上线了会员管理系统,而过去外包报价要20万。
巨头入场:阿里、腾讯的“生态圈”争夺
两家打法类似——用低代码吸引中小企业,再通过云服务、支付等增值业务赚钱,据2025年行业报告,中国低代码市场规模已突破百亿,年增速超40%。
支持派认为这是技术民主化:“以前开发是IT部门的事,现在业务部门自己就能搞。”某制造业客户用阿里宜搭搭了套生产报工系统,省下30万开发费。
质疑派则吐槽“天花板太低”:“复杂逻辑还得写代码,低代码只适合简单应用。”某金融公司尝试用低代码做风控系统,最终因性能问题退回传统开发。
腾讯SaaS生态负责人李明(化名)坦言:“低代码不是万能的,但它让80%的常规需求快速落地,剩下的20%交给专业开发者。”
答案是否定的,低代码更像“放大镜”——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曾预测:“5年内,70%的新应用将由低代码参与完成。”但这场狂欢能否持续,还得看两点:
低代码的火,烧出了企业数字化的另一种可能——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技术高射炮”,一把“瑞士军刀”更实用,至于这把火能烧多远,就看巨头们能否把噱头变成真正的生产力了。
(注:文中数据及观点参考2025年8月行业分析报告及公开访谈)
本文由 芮雪枫 于2025-08-03发表在【云服务器提供商】,文中图片由(芮雪枫)上传,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作者观点、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若有图片侵权,请您准备原始证明材料和公证书后联系我方删除!
本文链接:https://vps.7tqx.com/wenda/523141.html
发表评论